|
中長期震蕩棕櫚弱時格局改變时间:2020-08-27 在棕櫚油業務方面,棕櫚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目前馬來西亞是全球棕櫚油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占世界棕櫚油產量39%,棕櫚油出口的44%,中國則是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棕櫚油出口目的地。 油棕的人工種植始于19世紀初,那時英國工業革命對蠟燭和機械用潤滑劑的使用創造了對棕櫚油的大 量需求,但起初棕櫚油僅由原產地西非供應,產量較少而常常導致供不應求。1848年,荷蘭殖民者嘗試性 地將油棕引種到爪哇(印度尼西亞),自此油棕就在高溫多雨的東南亞扎下了根。1910年,英格蘭的殖民 者威廉森米德爾頓和銀行家亨利美在馬來西亞創辦了森達美公司,開始企業化種植棕櫚樹來壓榨棕櫚油。 每棵油棕樹經濟樹齡在20-25年,產量隨所處樹齡結構的范圍而有所差異。在移栽前,油棕樹一般需要16-18個月的育苗時間;移栽至種植園后,經過3-4年的生長油棕樹開始結果,一開始果串重量僅10-15kg,隨后逐年增加,最終穩定在20-30kg;7-14年后,油棕樹進入產量高峰;15-18年后產量逐漸衰退;之后老化淘汰。 馬棕3月產量157.40萬噸,環比增長17.21%,大幅超出市場此前預期的6-11%;出口156.53萬噸,環比增長19.20%,符合市場預期;月末庫存232.35萬噸,環比下降6.24%,不及市場預期,總體來看,產量超預期致月末庫存下滑不及預期,報告利空,受此打壓報告后油脂繼續下探。然而對筆者而言,MPOB此份報告并不意外,馬棕3月大幅增產并非無章可循,早在MOPB月報公布前,有兩家機構就給出了它們所調查的數據,MPOA數據顯示馬棕3月產量153萬噸,環比增長13.7%,其中半馬產量環比增長16.8%,東馬(沙巴、沙撈越)產量環比增長8.4%,而SPPOMA數據則更為激進,其給出的統計數據為馬棕3月產量環比增長31.26%, |